您好:胡乐麻将开挂神器下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 ,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 ,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微信】安装软件.
1.胡乐麻将开挂神器下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 ,通过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微信】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辅助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亲,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
1 、起手看牌
2、随意选牌
3、控制牌型
4 、注明 ,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 、非诚勿扰。
2022首推。
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效果全额退款 ,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 弊辅助软件 。软件提供了各系列的麻将与棋 牌辅助,有,型等功能。让玩家玩游戏 ,把把都可赢打牌。
详细了解请添加《》(加我们微)
本司针对手游进行破解,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 ,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
3 、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 ,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4、打开某一个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说明:胡乐麻将开挂神器下载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但是开挂要下载第三方辅助软件 ,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央视网消息:凭身份证借款,无抵押,秒下款,诱人的广告背后很可能是套路贷陷阱 。近日 ,一个涉案金额达2.9个亿、导致六万多人被骗的套路贷恶势力团伙在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究竟是怎样的套路让数万名被害人上当、被骗取钱财甚至走入极端呢?
不堪忍受压力被害人竟服药轻生
一段来自网贷公司的微信语音,催债对象是浙江绍兴20岁的大学生小梁,就在几小时前 ,小梁不堪忍受压力服药轻生。而医院急救室外,小梁的父亲看着儿子手机里这些不堪入目的恶毒辱骂,内心无比震惊。
梁先生:看到这些头皮都炸了 ,孩子脆弱的心怎么能承受了这种打击,真的,成年人都受不了这种嚣张的状态 。
儿子去世后 ,催债电话仍旧一个接着一个打过来。
同样遭遇的,不止小梁一家。浙江绍兴的李女士为了还债不得不卖掉房子和车,最初只是因为她需要3000块钱救急 。
被害人李女士:卖了房子以后就开始卖车子 ,被迫住到乡下去,那几天真的是感觉生不如死,内心是崩溃的,就想着要跳楼。
究竟是什么样的网络贷款吸引被害人签下借款协议 ,又是怎样的套路让他们无力挣脱?2019年5月30日,被告人陈某等十余人参与的套路贷案件在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以借贷之名诈骗组成恶势力犯罪集团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陈某通过注册成立公司 ,招募被告人曹某 、蔡某、何某等人,以网络借贷之名骗取他人财产,组成恶势力犯罪集团 ,先后向数万人实施诈骗、敲诈勒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活动 。
绍兴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丁飞:造成众多被害人正常家庭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其中,被害人梁某服毒自杀死亡、董某跳楼自杀致伤。该犯罪集团为非作恶 ,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涉案金额2.9亿 、被害人6万余人、20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 。巨大数字的背后 ,是一个个曾陷入套路贷压力的人生。
两年前,梁先生与妻子在浙江温州一家工厂打工,儿子在绍兴一所高校读大二。当时的梁先生还不清楚什么是网贷、套路贷,直到有一天 ,他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说欠了几万元的债 。
儿子陷入借贷陷阱 一通电话解开疑问
梁先生说,他家经济条件不算太好 ,儿子自立又要强,暑假还去苏州找兼职打工赚钱。他怎么也想不通,刚上大二的儿子怎么会欠下这么多钱。梁先生和妻子连夜从温州赶往绍兴 ,就在开车途中,梁先生接到的一个陌生电话,解开了他心中的疑问。原来儿子背着他们在网上借钱 ,逾期未还,大大小小几十笔贷款,所有债务加起来金额有六万多 。
此时梁先生才发觉 ,几个月来儿子一直在压力下生活,没钱还债就再去另一个平台借。看着儿子用手机一笔一笔把钱还上,梁先生不放心,反复询问是否全部还清。
梁先生和妻子没有料到 ,儿子欠下的高利贷不仅没有还清,反而是个无底洞 。2018年春节前夕,本来约定寒假回家的儿子 ,突然和他们失去了联系,怎么打电话都不接。2018年1月24日晚上,梁先生想问问儿子行李收拾的怎么样 ,打电话过去却一直没有人接听。他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
没想到电话接通后,等来的竟是这样的消息。梁先生和妻子心急如焚,连夜开车去绍兴。
经过抢救 ,小梁的身体状况暂时得以维持 。凌晨1点,梁先生和家人赶到医院见儿子,没等焦急的情绪稳定下来 ,很快他们又发现,儿子的手机不停地收到催债的电话和微信消息。
梁先生:当时在医院里面他躺在这里面的时候,有催债的人就过来打电话。他叔叔就拍了个照片,就说他是孩子在抢救 ,服药了在抢救,当时催债人很嚣张的就是说,欠债还钱 。
儿子生死未卜催债电话不停打来
一边是生命未卜的儿子 ,一边是疯狂打来的催债电话。梁先生和妻子临时找亲友借钱,但也只能还一部分。1月25日上午,小梁回到温州接受治疗 ,几经转院,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
梁先生和妻子悲痛难忍,更令夫妻二人备受折磨的是 ,儿子离开后,催债人恶毒的辱骂和威胁仍旧不断摧残着他们的神经 。
梁先生说,他们前前后后总共帮儿子还了30万余元的债务 ,不仅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不少钱。最让他不解的是,儿子花钱从不大手大脚,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巨额支出?
警方调查发现 ,小梁曾在米房 、壹周金等多个网络平台借钱,仅在米房平台上签过的借款协议,累计金额就超过了25万元。
网络借贷实际周利率高达30%
小梁与其中一名放款人员的聊天记录显示:借款额度为借3000到手2300 ,7天一期,到期还3000;米房平台5000,到手3500 ,到期还5000,7天周期 。小梁所借的网贷,实际周利率高达30%。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 ,警方将调查重点锁定在了浙江温州一个名叫感恩投资信息咨询的公司。2016年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陈某 。警方发现,这家公司表面上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 ,实际上却经营着网络放贷、催收的业务。梁先生的儿子自杀后,还在对他进行暴力催收的微信账号曹某、周某,都是这家公司的员工。
2018年2月,绍兴警方出动五十余名警力 ,将感恩公司的老板陈某及其他涉案人员抓获 。
犯罪嫌疑人陈某,1984年出生,温州瑞安人。2016年初 ,还在四川从事房地产投资的陈某与朋友合伙,开始了网络高利贷生意,先后开发米房壹周金两个打借条平台。2016年3月 ,陈某注册成立了感恩公司,逐渐形成了一条在线审核 、签订电子借条、放款、催收的完整放贷流程 。
一旦被害人提出借款需求,套路便开始了。所谓的财务人员会以审核身份为由 ,让被害人填写个人信息、手机通讯录 、通话记录、家庭地址等内容,实际却是为了方便后续催收。借条则是在米房、壹周金这类所谓的第三方平台上签订的。
借条签订后,被害人就真正落入了他们的圈套 。以借款1000元为例 ,押一付一,借条上金额需要写2000元,再扣除首周30%的高额利息,实际到手只有700元。
短期内支付如此高息 ,对本来就急需用钱的人来说,很难按期还款。这时,所谓的财务人员便会提出 ,可以支付一周的利息当做展期费 。
就这样,被害人本来只需要还钱,却在放款人的建议下 ,签下了更高金额和利息的借条。而为了挖掘更多这一类客户,2017年,犯罪嫌疑人陈某还通过亲戚阮某的上海显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以每条10元的价格购买了20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用于投放贷款广告。
获取公民信息更多人遭遇套路贷
一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公司,一个声称打借条的第三方平台 ,就这样形成了一条网络放贷利益链,而阮某创办的上海显佳公司,更是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实施套路贷的对象 。2016年至2018年,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共骗取6万多名被害人合计人民币2.9亿余元 ,扣除本金后实际骗得1.48亿余元,4.3万余人遭到敲诈勒索。
遭遇犯罪嫌疑人陈某套路贷黑手的,远不止梁某一人。2017年8月 ,浙江绍兴的李女士要支付装修房子的钱款急需用钱 。不用抵押 、快速放款,对于李女士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能够立刻解决资金紧张的困难 ,让她忽视了将近30%的高额利息。
李女士所说的财务就是放款人 。很快,她从另一个放款人那里借了更多金额,来还之前的借款和利息。就这样 ,李女士新添加的放款人越来越多,债务向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李女士回忆,那段时间她根本无心工作 ,不仅要应付频繁打来的催债电话,还要向被骚扰的亲戚朋友、同事解释缘由。
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 杨健哲:他们会用短信辱骂、短信威胁 、打爆通讯录、P淫秽图片威胁你,说你欠钱不还,那么受害人这种心理压力就会很大 。
最终 ,李女士将新装修好的房子卖掉,还上了欠款。然而两年前的这段经历,如今仍像噩梦一样 ,时常困扰着她。
犯罪集团疯狂敛财六万多人入陷阱
两年时间,以陈某为首的犯罪集团利用套路贷疯狂敛财,2019年6月 ,这起案件在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 。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纠集并组织、领导被告人曹某 、蔡某、杨某、陈某等人形成恶势力犯罪集团,共同实施犯罪活动。其中 ,被告人陈某 、曹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 ,骗取他人财产,构成诈骗罪。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 陈建木:本案当中的陈某的感恩公司是作为一个网络放贷公司,以实际支付借款的金额的70-80%虚征债务 。同时又以借一押一的形式签订了一个虚假的合同。在实际操作当中,利用借条24%年利率掩盖他们周息高达20-30%这个情况。在受害人没有能力偿还的时候又安排同属公司的其他财务人员将资金出借给受害人 ,来恶意垒高他们的金额 。
法官介绍,本案中,感恩公司催收部成员 ,通过网络、电话向被害人实施辱骂、威胁、骚扰的行为,属于软暴力的一种。
2019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对涉黑涉恶案件中出现的,区别于传统暴力手法的犯罪行为进行了界定:
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 、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 ,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 、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 、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采用软暴力手段强行索取公私财物,同时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
除了遭遇软暴力的侵害,不少被害人在借款之前 ,他的个人信息也早已遭到泄露。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被告人陈某购买了2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 ,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2019年6月25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陈某犯诈骗罪 、敲诈勒索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人民币六百五十万元;判处曹某等其余十六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五个月不等,并处罚金。目前 ,相关案件仍在办理 。
在这起案件中,痛失爱子的梁先生至今都无法释怀,他曾教育儿子诚实守信、欠别人的钱一定要还,却没想到层层套路的高利贷会把儿子逼上绝路。一年前的这场噩梦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 ,梁先生更希望,公平正义的法治力量能让其他人免于经历这样的噩梦。
专题:宗馥莉被“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一场遗产争夺战让娃哈哈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作为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宗馥莉久未露面 ,但“江湖 ”上关于她的故事却从未停歇 。
宗馥莉接班后的娃哈哈如今经营如何?遗产风波是否对娃哈哈的市场销售有所影响?产业链合作方有何感受?
近期,第一财经记者采访诸多娃哈哈经销商后了解到,在宗馥莉的“铁腕”策略下 ,娃哈哈正在陆续砍掉年销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有时候是突然“一刀切”,甚至还有经销商反馈娃哈哈方面还有未结清的款项。有些经销商结束了与娃哈哈的合作 ,而有些则被并入大型经销商,于是又引发了经销商之间的款项结算问题。
经销商遭高压任务,突然被淘汰
近期发生遗产风波 ,而7月~8月也是饮料销售旺季,这让外界对娃哈哈的销售有所担忧 。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走访了部分实体店发现,娃哈哈的产品在水、饮料类货架上的占比并不高,销售情况一般。“从零售端来看 ,娃哈哈在水市场是面临很大竞争压力的,相对而言,农夫山泉的实体店销售量会高一些。从合作角度而言 ,目前经销商方面没有很大变化,我们的感觉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娃哈哈经销商的销售压力不小 。 ”经营连锁实体零售公司多年的孙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山东临沂一家超市老板任先生表示 ,最近娃哈哈部分货品不全,供应方面有断货的情况,但具体原因并不清楚。
部分经销商反馈 ,目前娃哈哈的渠道正经历“大洗牌” 。冰柜投放不足成为导火索,有15年娃哈哈代理资格一朝被废;也有经销商销售指标翻倍增长,库存积压超300万。
宗馥莉上任之后 ,很多经销商的销售任务大增。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湖南省的娃哈哈经销商处了解到,全年的销售额任务是从2025年开始增加的,比2024年增长了50%。而且,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未完成销售额任务 、连续出现负增长或者配置不达标等情况 ,则直接取消经销权 。一位山西省运城市的娃哈哈经销商则表示,如果连续两个月销售额达不到目标,可能会被取消经销商资格。
一位湖北省荆州市的娃哈哈代理商的感受是 ,宗馥莉接手之后,经销商的管理越发精细,以前可能只会分配全年总销售任务 ,但现在每个产品品类都有其对应的销售任务。此外,现在与总部的对接都是数字化管理 。
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少经销商感到焦虑。今年7月底 ,辽宁省某地仓库里,成堆的娃哈哈饮料箱已积压至屋顶。经销商李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库存已超300万,正常应该是70万~80万 。今年红茶换了包装后更难卖 ,7月任务60万,现在还差20万。”
与往年相比,娃哈哈对经销商的业绩要求变得异常严苛。李月透露:“公司要求本月必须完成60万销售额,这是按去年基数定的 。但今年市场比较平淡 ,估计只能做到50万。 ”
在江西省萍乡市,今年4月被突然取消经销商资格的王新无奈地说:“我做了15年娃哈哈,去年业绩超千万 ,今年却直接被砍掉了。”
王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4年起,娃哈哈开始淘汰年销300万以下的小经销商 ,但他没想到自己这样年销售千万的也会被淘汰 。淘汰理由让他无法接受。“3月27日到货83台冰柜,4月10日公司检查时我只投出40多台。半个月投完80多台?在萍乡这种可口可乐、农夫山泉、东鹏等品牌混战的市场上,根本不可能。”
大小经销商合并 ,费用纠纷来了
为何要淘汰年销300万以下的经销商?
第一财经记者就此事采访娃哈哈,截至发稿,娃哈哈官方并未有明确说法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诸多经销商的采访了解到 ,由“大经销商 ”接管一些“小经销商”是此次“大洗牌”的背后模式之一,此举可能是治理一些区域经销商之间或涉及的串货 、多角债务等问题,由数量相对少且具有实力的“大经销商”来统一运作。
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永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酒泉当地有两家娃哈哈经销商 ,一家负责老产品,一家负责新产品。负责老产品的经销商年任务量在800万元左右;吴永负责新产品业务,是娃哈哈在当地的二级经销商 。2024年9月 ,娃哈哈宣布停止与年任务量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合作,吴永也在被清退之列。娃哈哈在未提前沟通的情况下,暂停了吴永的合作资格。
吴永在申诉材料中表示 ,因本身是新品经销商,经营的产品数量有限,其总量确实无法达到300万元以上 。但2024年3月到9月的旺季数据显示 ,其销售额分别增长了1164.8%、410.9%、786.5% 、316.9%、58.7%和9991.9%,增长势头非常可观。他认为娃哈哈直接取消经销资格是不负责任的。
据吴永了解,取消300万以下经销商资格是为了“整合成大的经销商 ” 。因此 ,他的经销资格被取消后,原由其负责的市场被交由另一家经销商负责。但娃哈哈官方对此未作出任何解释,仅表示是“上面的意思”。与此同时,娃哈哈还拖欠了吴永近2年的销售费用 。在取消资格前 ,娃哈哈曾要求吴永购买了20台冰柜用于市场推广。资格被取消后,这些冰柜已无实际用途。吴永表示,关于被拖欠的销售费用及冰柜处置等一系列问题 ,娃哈哈官方尚未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第一财经记者联系吴永所在的娃哈哈甘宁大区,但后者相关负责人表示,裁撤300万元以下经销商的情况涉及公司机密 ,所以不能回应 。
吴永透露,在合并经销商过程中,娃哈哈管理混乱 ,合并后吴永将980件货品交给另一家经销商,但截至目前吴永仍未收到相关货款,而询问娃哈哈甘宁市场区域负责人多次无果后 ,厂方建议吴永报警处理。
“这种淘汰策略是经销商变革,很多快消行业内的经销商是分区域的,其中或涉及各种利益牵扯、串货 、私联等,甚至还有三角债。把规模相对小的经销商淘汰 ,然后并入大规模经销商内,就直接把债务和货物问题都统一交给大规模经销商来处理了 。但这样的变革也会有风险,如果大经销商还是比较规范的 ,那么问题不大,如果这个大经销商也有自身问题,那么娃哈哈对于大经销商的控制难度会更大。”有经销商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快消品行业合并经销商的行为比较常见,一般而言,快消品企业往往会采取合并策略 ,来保证大经销商的利益,从而依托大商的物流、开拓和铺货能力拓展市场,以保证渠道价盘、体量的稳定 。比如如果企业未来有大量推新的动作 ,小型经销商难以承接。而且减少小型经销商后,也会减少管理 、人员等费用成本。但娃哈哈必须做好对大经销商的管控 。
真的有效吗?
对于部分经销商的淘汰,从去年已经陆续开始,那么真的有效果吗?
回望2024年娃哈哈的业绩 ,确实有了很大的增长。2024年,娃哈哈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用一年时间回到了十多年前巅峰时期的市场规模。而部分员工也确实收获了应有的绩效 。1月23日 ,娃哈哈新春青工团拜会在杭州娃哈哈下沙基地举行,宗馥莉为现场每位青工派发500元过年红包。记者当时了解到,2024年娃哈哈共给一线员工发薪24亿元 ,比上一年多发了4亿元,生产端一线工人工资人均增长23%,营销端一线销售人员工资人均增长31%。这两端的一线员工人数占到全集团总人数的93%。
在王新看来 ,2024年娃哈哈的“虚量 ”太多,爆发式流量过后,消费者热情消退 ,根基没打牢 。
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娃哈哈销量暴增主要与宗庆后去世引发的舆论热潮直接相关 。当时,全国网友出于对这位民族企业实业家的缅怀,掀起“野性消费” ,使得娃哈哈产品一度卖断货。但随着热度褪去,销量下滑问题逐渐凸显 。
詹军豪认为,娃哈哈遗产风波发生后 ,让娃哈哈好感度受到影响,对销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过,销量下滑不只是舆论变化的原因 ,品牌老化严重才是关键因素。多年来,娃哈哈产品和包装变化不大,新品研发不力 ,难以契合当下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 。在营销方面,娃哈哈也较为滞后,没能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创新推广。若想延续销量 ,娃哈哈必须重视品牌年轻化建设,加大新品研发投入,同时创新营销手段,重新赢回消费者的青睐与信任。
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罗贤亮认为 ,目前遗产事件引发的是消费者、经销商对娃哈哈的信任危机,这在短期内是难以修复的 。受影响最大的产品线自然是依赖情怀消费的产品,如AD钙奶、纯净水以及八宝粥。娃哈哈一直以“家文化”作为品牌核心竞争力之一 ,此次风波肯定会对娃哈哈造成冲击。
当然,宗馥莉并未停下脚步 。近日,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审批通过。公告显示 ,该项目建设高速水线1条 、奶线2条、无菌线1条,配套瓶盖、瓶胚吹瓶等产线或同类型产线以及相关物流配套设施并预留2条生产线,主要生产纯净水 、茶饮料、咖啡、果汁 、含乳饮品等 ,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由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持有90%股权,由宗馥莉担任执行董事。
简单而言 ,在业界看来,去年娃哈哈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未必是经销商洗牌所致,而是大家对娃哈哈的情怀消费 。此番遗产风波之下,情怀消费会减弱 ,淘汰与部分合并“小经销商 ”能否奏效,还需拭目以待。
(文内孙俊、李月、王新为化名)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